最後十四堂星期四的課(四)

民國100317日,星期四的第四堂課:去者日以疏

    回到過往生活的巷弄,循著記憶找以前住的家,來來去去十幾回,竟找不到,不知是記憶出了錯,還是家已不存在?不亦痛哉!

    去者日以疏 生者日以親
    出郭門直視 但見丘與墳
    古墓犁為田 松柏摧為薪
    白楊多悲風 蕭蕭愁殺人
    思還故里閭 欲歸道無因

    古詩十九首中,我最喜歡第十四首去者日以疏〉,在描寫完「愁殺人」的景觀之後,筆鋒一轉,想到還是回故鄉好了,問題是,沒有回去的理由了。在此,我得說聲抱歉,要讓各位聽一點都不動聽的我自己唸的〈去者日以疏〉,我還會選一首比較賞心悅耳的給各位聆聽,補償一下。

    楊老師在課堂上說,要把詩句的情語與景語分開,兩者在敘事型式上不同,訴情與描景的語調也不同,例如〈去者日以疏〉的頭尾四句為情語,中段六句為景語。有趣的是,就我個人來說,中段六句的景語在描景的同時也在訴情,承接首兩句對於去者的感傷,鋪陳尾兩句對於過往不復返的愁緒。個人理解,這就像一段兼具抒情與敘事的獨白,形式上的區別提供不同的敘述手段,然而骨子裡還是一段獨白,誠如楊老師所說,抒情詩給人一種「背對觀眾,講自己私密的事」的感覺,這首〈去者日以疏〉也是一段獨白。

    雖然我唸不好,但我還是要說明,即便心境是一致的,但從〈去者日以疏〉整首詩的形式來看,頭尾四句與中段六句在語調以及敘述手法上應該有所區別,如何從感傷情懷,走到眼前的景緻,而到不復返的情緒,呈現作者在結構上的佈局呢?有音樂加持的流行歌曲倒是可以輕易做到:

    那刻著我的名字 年老的樹 是否依然茁壯
    又會是什麼顏色 塗滿那片 窗外的紅磚牆
    誰還記得 當年我眼中的希望
    誰又知道 這段路是如此漫長

    這首90年代膾炙人口的歌曲,王傑的〈回家〉,我省略的副歌旋律頗為激昂,而後走入緩慢有如喃喃自語的對家鄉景緻的想像,後兩句,旋律又漸漸上揚,顯現漸強的情緒。當然,這個例子並不完全貼切,我只是用來表現,我認為在形式與結構上該有的區別。這首〈回家〉,我最喜歡的也是那兩句呢喃一般的描述,在描景的同時以問句訴情,感覺格外抒情,比起激昂的情緒更為動人。

    2012114日,總統大選的日子,我不是要談政治,為了投票,我回到從小生長的雙連街與歸綏街,箇中原因太過複雜,在此不詳述。每每經過雙連必吃的滿庭香魯肉飯,還在,但斜對面的店家,彷彿命中註定要倒店,換了一家又一家,從冰品、拉麵到現在的牛肉麵,童年時,是一家父親常帶我來吃的鍋貼店,從此,我一路步上父親的後塵,試圖尋找台北好吃的鍋貼(我承認我只是想要模仿〈玻璃動物園〉湯姆的獨白)。

    投完票,我繞遠路到民權西路站,為了經過雙連街,到我的母校成淵國中看看,某個巷口,曾經是一家學生下課聚集的簡餐店,有一個很貼切的名字叫「好地方」,如今也消失了,而民生西路上最有名的雙連圓仔湯曾經位在雙連街,又有多少人知道?其實,「欲歸道無因」不見得真的找不到原因,只是很多事情一去不復返,已經回不去了,年老的樹,沒有茁壯,被砍了,窗外的紅磚牆,也已經變成水泥大廈,這是「古墓犁為田,松柏摧為薪」的意境,實非「呢喃的問句、老樹與紅磚牆」可以比擬,哀痛之深,是古人與今人的高下立判,後者是歸鄉游子的心情,前者是墓為田、柏為薪,在事變境遷的價值轉換之下,「家鄉」已然不復存在的處境。




〈去者日以疏〉聲音演出:林鹿祺





〈庭中有奇樹〉聲音演出:王榆丹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